人工智能時代,AI打假大有可為
江德斌
近日,在首屆中國人工智能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的“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獲評“人工智能創新之星”稱號,其是一套阿里20年間積累的海量線上線下假貨特征庫、打假經驗聚合而成的算法技術系統。短短半年時間里,阿里AI打假系統已三次獲獎,并得到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副主席道格·柯林斯的高度贊揚。(8月10日人民網)
對消費者來講,網購時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買到假貨,不僅花了冤枉錢,還受一肚子氣。假貨由來已久,在全球范圍內隱秘地滋生,有權威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有上萬億美元的假貨在流動,約占全世界GDP的2%,給各國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巨大損失,假貨治理亦上升到國家競爭力和國家經濟安全層面,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打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電商平臺擁有海量商品,每天都有千萬級商品上架,其中潛藏著假貨,靠人工逐一審核、打假,費時費力,如果用高科技手段打假,自然會事半功倍。我們已迎來人工智能時代,AI打假也應運而生,并以高效率、智能化、準確率高等優勢,獲得各界的認可,成為最具前景的“打假利器”。
近些年,包括阿里、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科技研究機構,都認識到高科技打假的強大威力和前景,能夠取代傳統打假模式,愈加重視AI技術在打假中的作用,加大研發投入,取得不俗的突破。研究與實踐均證明,AI打假具有很強的技術優勢,能夠實現主動防控,將絕大部分假貨攔截住,并能夠按圖索驥,排查出制售假貨者的窩點,實現線上線下聯合防控。
2017年美國紐約大學成功研發出一套假貨鑒定系統Entrupy,系統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分析圖像,最終確定產品的真實性,這項技術可測試汽車零部件、手機、鞋子、原油等。此前,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與某奢侈品電商共建聯合實驗室,探索智能鑒定和智能內容分發、在線鑒定商品業務等內容,研究發現人工每天只能鑒定五六個包,而AI篩查一個包僅需幾分鐘,效率之高令人驚喜。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不僅擁有超強的計算力、豐富的數據庫,還有深度學習能力,不斷進化。比如,最知名的AI阿爾法狗,就是依靠自學習能力,在很短的時間內,棋力就超過了人類棋手。阿里AI打假系統亦是同樣的原理,樣本數據總量相當于186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量,5萬人同時工作的效率勉強趕上“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的速度,24小時自動運轉,96%的疑似侵權鏈接在發布的一剎那被秒殺。
在強大的科技能量加持下,AI打假獲得了顯著的成效,平臺上的假貨數量大幅度下降,每萬筆訂單中僅1.11筆為疑似假貨,并延伸到線下,幫助各地警方搗毀了一大批制售假窩點,極大的壓縮了假貨的生存空間。而且,AI打假還贏得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贊賞,其認為AI打假是一種很好的應用,比其他方式更有效,國家應該支持AI打假等技術創新應用,將會對行業起到推動作用。
由此可見,在人工智能時代,AI打假技術大有可為,能夠充分發揮高科技的優勢,成為打擊假貨的“神器”,讓違法者付出昂貴的代價,維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營造安全無虞的購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