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記者|李念雪、武辰
江蘇賽麟卷入的舉報信風波持續發酵,在前員工喬宇東對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實名舉報后,“侵吞國資”和“虛假出資”的指控,讓賽麟汽車迅速陷入輿論漩渦,而王曉麟本人也正處于“風暴眼”中。
4月27日,賽麟汽車前法務人員喬宇東發布實名舉報信稱,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實際控制”的公司4個外資企業股東,涉嫌以“虛假技術出資”作價66億元取得控股權,導致數十億國資流失。
5月20日,事件中涉及的技術評估公司之一,萬?。ㄉ虾#┵Y產評估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表示未接受過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后作“江蘇賽麟”)和其四家外資股東的委托做過任何技術評估。對此,江蘇賽麟于6月2日發表官方聲明,稱其“嚴重誤導公眾”。王曉麟表示,這份聲明“技術上沒錯,但它并沒有將事實說清楚——當時江蘇賽麟和其四家外資股東尚未成立,萬隆是接受四家外資股東的國外控股公司的委托而作出評估。”
針對前員工喬宇東提出的舉報問題,及外界關于王曉麟的種種質疑——王曉麟不敢回國?喬宇東為何舉報?如皋政府出資66億 “打水漂”?杰森·斯坦森和吳亦凡站臺的品牌發布會豪擲三億?王曉麟妻子為法定代表人的三家外資控股公司及一家文化公司與江蘇賽麟有何關系? 66億知識產權評估作價是否虛高?“2000萬美金”購買的低速電動車MyCar,如何“化作”價值10億人民幣的高速車邁邁?王曉麟對鳳凰網財經做了詳盡的解答。
“網絡上面很多信息都是錯誤的,比如說四家外資股東由我實控是不準確的,比如從香港收購的MyCar只是外型設計,不是2000萬美元成本。從香港的一家公司收購來它的車型外造型,包括它當時在東莞的小廠,共作價1600萬美元,我們后來生產的MyCar只是延用了車的外型設計,而核心技術是我此前的GTA公司(在收購它前后)投入了1億多美元開發的。”
這是一場羅生門,想要撥開賽麟汽車的資本迷霧,首先應該聽聽當事者王曉麟怎么講。為此,鳳凰網財經獨家采訪到江蘇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及賽麟品牌創始人史蒂夫·賽麟。面對網友調侃的說法“不敢回國的第二個賈躍亭”,長期定居美國的王曉麟表示“其實這段時間已經被取消了十來張機票。”
在長達2小時的講述中,王曉麟多次表示喬宇東的“誣告”是“子虛烏有”,“如果他舉報屬實,那么對于我來說,刑事責任,如果他舉報不實,對于他來說也是刑事責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作為一個前資深律師,我覺得這是一種社會現象。一個法治社會一定是要講事實、講法律,而不是說誰告了誰,那么被告的這個人就一定有問題。”
史蒂夫·賽麟和王曉麟
鳳凰網財經記者:你和史蒂夫·賽麟是怎樣的合作關系?
史蒂夫·賽麟:“我一直在負責JSAT(江蘇賽麟)的工程技術,以及S1超跑的引擎,設計和授權,為他們提供S1的相關產品,同時也開發了SUV。中國國內的法規認證我沒有主導,但是也對工程團隊提供了大量的幫助。我也為MyCar貢獻了懸架技術方面的技術。時至今日我仍在致力于和JSAT的合作,本周五,我還會和公司的中國工程師和設計師開視頻會議。”
王曉麟:“史蒂夫·賽麟先生是JSAT的副董事長,我是公司的董事長。在我和史蒂夫的合作關系中,我負責的是商業層面的事物,因為我本人不是工程師,我的工作背景是法律和金融,公司工程(技術、產品)方面的所有事務都是由史蒂夫·賽麟先生負責的。”
鳳凰網財經記者:就是說,你們的大多數技術其實都是來自于賽麟先生,對嗎?
王曉麟:“除了MyCar,其他一切技術都來自賽麟先生, MyCar的底盤懸架技術也是賽麟賽麟先生設計的。”
史蒂夫·賽麟:“我們的一位前員工誣告了我們,質疑我們的設計和技術,質疑我們做的所有事情,我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鑒于我的背景和我歷年來設計和開發過的車。我們為JSAT貢獻了那么多心血,卻被認為是知識產權的虛假出資。
我們已經開發出了一款SUV,我們已經設計出了新的機械增壓發動機,我們已經有了S1,而且S1在去年也參加了一系列比賽,用到的都是我們的技術和引擎,而這個引擎的90%是我在2017年做的,當時我們還參加了一個中國的綜藝節目和一系列比賽,并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技術和引擎,現在我們的車已經在最終階段,但是離面市還需要一些時間,處于一些不由我們控制的原因,主要是(國6B )法規認證,然后就可以讓這款車上市了。”
SMI、SAI和關聯交易?
鳳凰網財經記者:在2015年你與賽麟汽車簽署了價值50萬美元的知識產權合約,但是2016年,江蘇賽麟的無形資產評估達到66億人民幣(包括三款suv的55億評估作價),你認為這是否被高估?
王曉麟:“你說的是兩回事。我需要向大家解釋的是那位“誣告者”,我們公司的前員工,他在公眾面前混淆了兩種技術,一種是賽麟先生自行設計并提供給SMI (Saleen Motors International)的車,另一種是授予SMI出售賽麟改裝車的銷售許可(包含相關的品牌等知識產權)。他們(現在很多誤解)把史蒂夫賽麟通過SMI投入到江蘇賽麟的整車技術知識產權和銷售賽麟改裝車的品牌授權混淆了。
第一,50萬美元(的合約),是SAI提供給SMI的銷售許可,銷售改裝車,具體三個改裝車,賽麟野馬、賽麟科邁羅、賽麟挑戰者。當時這個許可旨在銷售史蒂夫先生在加州開發的改裝車。而現在的江蘇賽麟沒有代理SAI的改裝車。
另外,史蒂夫·賽麟先生提供給SMI(并投入到江蘇賽麟)的是整車的設計,是新車設計的知識產權,是SUV。S1也是用的賽麟品牌的整車,這系列的車是SMI與賽麟先生合作開發的整車,和SAI這個改裝車公司沒有關系。”
鳳凰網財經記者:你實際上也有代理銷售賽麟的車嗎?
王曉麟:“那是以前,早就不做了?,F在喬宇東故意把改裝車和整車混為一談,喬宇東有一定的英文理解能力的,為什么我一直說他是誣告呢,他文件全部有,他作為我們以前的法務他有所有的文件,他知道50萬美元的是一個改裝車的代理合同。然后這邊(與江蘇賽麟)是整車的技術貢獻,整車的技術入股,跟改裝車完全沒有關系。”
鳳凰網財經記者:網傳江蘇賽麟對“鴻銘文化”(王曉麟妻子叢超為全資股東)全年的總支付額是一個億?
王曉麟:“也不是網傳,是喬宇東誣告的。鴻銘文化的全年的總支付額,三個項目加起來大概是1000萬左右。不只如此,鴻銘文化實際上是跟江蘇賽麟是同一個財務在管,對它的資金的使用也要經過江蘇賽麟的同意。如果說關聯交易,在邏輯上面如果這筆錢到了鴻銘文化之后,是由我以及任何與我有關聯的人可以支配這筆錢,你可以說關聯交易,我們連工資都沒有,也沒有支配,全部都是江蘇賽麟在支配。”
王曉麟:“我在想,整個這個過程如果只看著喬宇東講的幾個點,你們是不會有一個對這個事情的完整理解,所以我想先完整的敘述一下。”
(1)王曉麟回應:“虛假”技術出資?
大概在2012年左右,史蒂夫賽麟先生在給福特開發一個電動汽車的項目,我們有過聯系。當時我們有一個電動車公司GTA(積泰)在開發一款小型的A00級電動車“MyCar”,后來在開發的過程中,需要一些技術支持,我知道賽麟先生在給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特斯拉都在提供工程技術服務,于是我又找到他,建議不如由他開發,我們一起做整車。
賽麟先生表示整車的投入很大,做車、建廠都需要很大投入,我說我們可以到車市最大的市場中國。
他后來接受了這個建議,但他當時已經投入了另一家公司叫Saleen Automotive Inc.(后簡稱SAI)。SAI是一家專做改裝車的公司,生產了賽麟野馬、賽麟科邁羅、賽麟挑戰者還有賽麟的F150這幾款車型。為了表示合作誠意,同時看看市場對與高性能車的反應,我們簽署了一個協議,在美國之外的幾個地區獨家代理銷售他的車,包括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國家的銷售權已經給了其他人,所以我們只有非獨家銷售權))。
當時,Capital Wealth Holdings Limited (資富控股有限公司,簡稱CWH)是我控制的一個公司,(我后面會講CWH,這個公司現在的大股東已經不是我了)。我們拿來支持他,把他的技術做成整車后到中國去生產——這是2013年開始達成的一致,賽麟先生開始開發整車。
2014年,我先拿著(SAI的)改裝車到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車展去嘗試看看中國消費者對于高性能車的反映,因為將來做整車的話也是高性能車。
效果非常好。像福特野馬八缸的車在國內賣70萬,賽麟野馬最高可以賣到160多萬,原因是什么呢?它可以跟法拉利去比,賽麟野馬可以跟三、四百萬的法拉利去比性能。好,那我就更加有信心了,我說我們要開發的這個車。中國的車市低端車太多了,我們就做高性能的SUV,就像跑車一樣的SUV。因為那個時候SUV的市場很熱,包括電動混動、機械增壓,各個方方面面。
于是,2015年我開始在國內尋找合作地點。當時有四川、廣東、浙江、湖南包括江蘇都對我們感興趣。我們在每個地方談的話都是在談意向,因為中國必須要有生產資質你才能夠做車,而這些地方都沒有。后來是在如皋找到我們,他說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當時如皋除了擁有這個資質之外,給我們的合作條件并不是最好的。
到2015年底合作談的差不多,要就只是產權進行評估,到底價值多少?現在網絡上面講到萬隆這個評估講的沸沸揚揚,實際上很多人包括一些自媒體的揣測,是對事實不了解的,也沒有一個邏輯結構。
我們在2015年12月份開始,就三款SUV的所有者(SMI的控股公司)資富控股(CWH),和MyCar的所有者威蒙工業集團(GTA),要求做評估,來確認我們的知識產權到底價值多少,好與地方政府進行合作談判。
我從1990年離開國內后就長住美國,直到這幾年才開始回國進行一些商務交往。當時請國內的同事去找評估公司,要求是有汽車評估經驗和證券評估資格的評估公司。他們首先在網上找了萬隆公司,我們就簽了委托書。
所以萬隆的聲明中在“技術上沒錯”,但它并沒有對事實說清楚,委托萬隆評估的時候是2016年1月,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江蘇賽麟(2016年6月更名為江蘇賽麟),也沒有江蘇賽麟的四家外資股東(2016年3月注冊),那就不可能是江蘇賽麟或四家外資股東來委托,它接受的是我們外方股東資富控股CWH的委托。(具體細節也可參考6月2日,賽麟汽車官方發布“關于‘萬隆公司不實聲’的公司聲明”)
這是我們的第一份評估報告,是美方的股東為談判而作為的一個價值參考,我們沒有拿來作為注資的評估。其后的評估公司也是國內團隊找到的,我都不熟。到了與如皋政府合作時,為四家外資公司做出資評估的是中環松德。2018年3月份,與江蘇賽麟合資驗資的出資評估是第三家評估公司,上海眾華。這兩家評估公司我也不認識,更沒有接觸過,是我們的審計合規部去找的。
2016年,江蘇賽麟成立,其后我有一個司機一個助理幫我,我們在國內“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我想接下來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2017年2月份開始破土動工建廠,2017年底,江蘇賽麟研發院只有88個人;2018年底,研發院301人;2019年底,有346個人。
——這些人數非常關鍵,大家知道現在在做的還不錯的,也是經歷了千辛萬苦造車新勢力,它們搞出來一臺SUV,現在出來第二臺了,研發院是5000人——5000人研發一臺車,從零開始,做了四、五年。
我們2017年只有88個人的研發院,2017年年底我們完成了S1這臺車的整個動力系統。S1這臺車,車身車架是從歐洲一個公司買的(只有車身車架,沒有動力),這個動力就是Steve Saleen講的,他2017年開發出來的這個動力。你們可以查一個深圳衛視的節目視頻,叫中國賽車手,當時S1這臺車跟保時捷、奔馳、寶馬、捷豹都進行了比試,在賽道上面的測試,表現是非常優異的。大家去問一問,88個人的團隊,有沒有這種可能?中國(如此人數)的研發團隊,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把一臺超跑做出來?
2017年年底,我們的城市電動小跑車MyCar,已經完成了EP1的試制,就是工程樣車的第一階段(一臺車從概念設計、造型設計到工程設計完成,凍結之后做樣車,叫做EP1,第一階段的工程樣車,其后至量產還需要有EP2、PT生產計劃)。
2018年年底,我們是301個人的研發團隊,此時S1已經開始啟動國際比賽,SUV開始試制,MyCar法規認證在全面進行,并開始啟動生產、量產的準備。
圖為《中國賽車手》欄目中的賽麟S1(圖片來源:太平洋汽車網文章截圖)(*經賽麟公司確認,其發動機不是截圖標明的2.3L,而是450匹馬力,577牛頓米扭矩的2.2L賽麟發動機)
2019年12月30日,我們統計出來的整個工程師的團隊是346個人。2019年年中,MyCar已經量產,SUV在開始進行認證(就是到高寒、高溫、高原的地區做三高測試,排放,碰撞等各種法規認證),S1已經開始準備量產,這些技術來自于哪兒?
2017到2019三年的時間,我們這個區區,鼎盛時期只有346個人的研發團隊,申請了503項專利,前員工說我們的技術都是假的,虛假出資,這些技術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有一個來源,賽麟。在這個過程中,整個技術的提供全部是史帝夫·賽麟,因為我跟他的分工合作,剛才講了,我負責商務日常管理,史帝夫·賽麟負責技術,所有的技術團隊,包括前期的團隊。
另外你們可以了解一下在汽車產業里面,開發一個新車的投入和時間,在沒有平臺的情況下要多久?一臺車國產化的時間就需要兩年。比如奔馳E300,這個車在國外已經有了,到北京生產需要進行國內的合規化改造以及零部件的配套體系等,一般是兩年時間。剛剛史蒂夫賽麟先生也講了,在國外開發一臺全新的車是10個億美元的投入。
(2)王曉麟回應:我和史帝夫·賽麟的關系?
江蘇賽麟只有80幾個到兩三百人,車型由美方提供,連國產化的技術支持,也由美方派人來提供了大量支持。
我和史帝夫·賽麟的關系是什么呢?資富控股CWH是2006年成立的,做汽車方面的投入,也是賽麟國際汽車公司SMI的全資股東。CHW的資產(包括三款車型)是屬于史帝夫·賽麟投入的,都是他的技術。所以我們達成一致,管理權都在我手里,但我只有100股管理股,我跟他明確說了,CWH的管理上我要100%的投票權。但在經濟利益上,他有100萬股投資股(經濟利益股)。當企業運作成功的時候,他要給我10%(的經濟利益)作為管理股,也就是說在江蘇賽麟運作成功之后,我會擁有資富控股的10%的經濟利益。從經濟利益上面來講,我完全是資富控股一個小股東,實際上是一個管理者的股權激勵機制,這種結構在國外非常常見,我跟史帝夫·賽麟的合作是這么一個方式。
而SAI(SALEEN AUTOMOTIVE INC.), 是一個注冊于美國西部內華達州的專門做改裝車零部件和車輛改裝的公司,賽麟先生僅占有16.2%的股份,王曉麟在里面不占有一分錢股份,因此我跟這個公司沒有關聯。
2015年史帝夫·賽麟先生把三款SUV車型作為知識產權的投入注入到了資富控股公司旗下的賽麟國際汽車公司SMI(注冊于美國東部德勒華州)。目的就是準備在海外建廠。由于這個投入,我的股權,我盡管保留完全管理權,我的股權經濟利益基本上在資富控股的話忽略不計了(而且我也不應該占有,因為都是他的資產)。那么公司成功了之后,我會有10%的股權。也就是江蘇賽麟幾款SUV的技術來源完全來自于他。
(3)王曉麟回應:MyCar的來源?
MyCar的來源是我自己當初搞的一個電動車公司,叫GTA。當時生產這款電動車用了大量的投資移民(EB5)的錢,準確的來說,這個公司投資移民投入了1.415億美元。制造MyCar這款車整體投入了1.83億美元。這個車設計出來,就是時速80英里(128公里),不是個低速車。而MyCar外形的由來,是收購了香港的一家汽車公司。
在2010年左右,我和當時的同事在歐洲出差時看到了一款外國人非常喜歡的很Q的車型,我們考慮自己的電動車可以用這個車型,就查到了這個設計屬于香港EU Auto,其實是這家公司收購的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做的項目,但外形設計是出自意大利著名汽車設計師喬治亞羅之手。那款車是一個時速只有25公里的低速電動車,用的是電瓶,是蓄電池,像高爾夫球車那種。這個公司非常小,我們就將這家公司收購了,其后有了這個車型的資料。所以網絡上面很多信息都是錯誤的,說我們是2000萬美元收的MyCar,不是那么回事。整個它的車型包括它當時在東莞的小廠,全部作價是1600萬美元,不是2000萬美元。而我們后來生產的MyCar只延用了它的外型。你們可以查出現在MyCar的尺寸跟當時香港EU所有的車型的尺寸、動力這些完全都是不同的。
很遺憾的是,當時為了盡快地投放市場,就以低速電動車(LEV)先賺錢,在銷售的同時把(高速)認證做好——一款汽車要做碰撞、各種各樣的標定、法規認證大概需要差不多兩年的時間。當時這個車已經得到了歐洲的認證,也準備銷往歐洲,但這時候美國的投資移民出現問題,因為特朗普(2016年底作為美國總統)上臺之后對移民是不感興趣的,后來我們有差不多一半的投資人沒有拿到綠卡,或者拿到了臨時綠卡但沒法轉成永久綠卡,這種情況下整個投資移民(EB5)這個項目全部斷掉了。而GTA沒有辦法等到MyCar完全的得到美國認證,它2018年申請破產了。但是MyCar投入到江蘇賽麟的的時候,GTA的運作還是正常的,并且江蘇的考察團隊也到美國看到并試駕了這款車。
MyCar的質量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其實去年做了一個民間測評,參加了兩次官方的比賽。在中國電動汽車大賽里面,MyCar這么一個小小的電動車,綜合性能排名第二,這是有官方數據的。我們對比的車型是特斯拉Model3,ModelX,蔚來ES6、ES8。我們用的是多連桿的底盤,要知道法拉利也是用的多連桿,沒有任何人會瘋狂到在一個低速電動車里面使用多連桿的這么昂貴的懸架,并使用六個安全氣囊,因為沒有必要。所以喬宇東先生講的,MyCar就是一個兩千萬拉來的低速電動車,是完全錯誤的。并且這個1600萬美元,香港這家公司把這款車的外型設計給我們,那是在2012年,2012年之后,我們又持續投入了大概1.5-1.6個億美元,把這個車升級到可以跟江蘇賽麟合作的版本。
(4)王曉麟回應:所謂的“關聯交易”?
首先我跟SAI沒有關聯,SAI是史蒂夫賽麟先生的另一家公司。它為江蘇賽麟提供了技術支持,做了20多臺S1樣車,做了發動機的標定測試等大量工作。同時參加了去年一個賽季的世界GT挑戰賽,跑了八場比賽都有官方記錄,其實我們整個賽績超過了法拉力、麥卡倫、保時捷、奔馳、寶馬的同級別車型。這就是所謂的“關聯交易”,每一筆從談判到付款都是在由我們專業的團隊各部門在對接。
二是與GTA這邊,后來我也離開了GTA,我沒有股權。GTA在前期它的工程團隊對MyCar進行了一些技術支持。GTA后來破產之后,由原來的EB5投資人承接,也就是他們投了1.415億美元,把GTA在密西西比州的土地廠房以8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來,同時承接所有此前GTA在江蘇賽麟的由于MyCar得到的股份。所以現在MyCar是EB5投資人的,不是王曉麟的。在2017年有一些MyCar的國產化工程——因為MyCar是按美國的標準設計,在國內進行生產,需要改一些東西包括零部件配套等,我們術語叫國產化Localization,GTA為MyCar的國產化提供了一些支持,大概幾百萬。
三是關于資富控股收購S1車型,與我也沒有關聯。S1這個這型收購是我們國有股東要求的,要求后我們去收購了,1500萬歐元給了德國人作收購款,但只有車身車架沒有動力,其后1500萬歐元(1830萬美元)由史蒂夫·賽麟開發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發動機,我們在GT4這個比賽級別的車型里面,在美國創造了全球最好的成績,就是這款發動機。
第四個關聯交易是講我太太名字注冊的公司。其實江蘇賽麟的三家外資股東,加上“鴻銘文化”,都是(我)拉著我太太的身份證去注冊的,因為我沒有身份證,所有的工商說沒有身份證,我們不能讓你注冊。后來我是請示各方股東,各方股東就說“你要有連帶責任,那么你用你家里邊的人吧”。我就拿著我太太的身份證注冊江蘇賽麟的三家外資股東。而江蘇賽麟的第四家外資股東,前面所講過的因為MyCar是EB5投資人的,不是我的,所以沒有用她的名字注冊。
鴻銘文化,為什么做這個文化公司?賽麟是比較有故事的一個品牌,在好萊塢很多電影里面,大片里面都有它的車。因此我們也想通過影視文化來推這個品牌。第一是在2016年拍了一個《車輪上的美國》,當時因為江蘇賽麟的車還沒有出來,就動用了賽麟的改裝車,包括整個維護團隊全部加在一起500萬人民幣,包括后期制作和發行,拍了十集。史蒂夫·賽麟先生提供了所有車輛的技術支持才有這么便宜的成本價格。其后,在2017年S1完成之后,我們參加深圳衛視的一個電視節目,叫做《中國賽車手之菜鳥駕道》,當時有所謂的監制方提出要收一大筆監制費,我也請示股東方,不如干脆雇一個團隊,讓鴻銘文化來做監制?所以就把這個費用打到了鴻銘文化上,以一個比較低廉的價格,比對方的報價要少了很多。我太太從來沒有參與鴻銘文化的財務事項,在里面也沒有任何發言權,就是用了她的身份證注冊公司,而鴻銘文化的財務完全是交給江蘇賽麟控制的,也就是做為江蘇賽麟的品牌策劃公司。所以這(謠言)里面講的關聯交易收了一個億,完全都是子虛烏有。并且我看到你們給我的問題,問到去年7月20日賽麟品牌之夜活動有沒有通過鴻銘文化,是沒有的,因為鴻銘文化沒有這樣的能力。
去年720發布會,網絡上面有說我們花了三個億,我們跟第三方有保密協議不方便說具體數,只能說肯定沒有過億。我們這個錢花得還是每一分錢都是掰成兩半花,效果反正毀譽都有。所以這也不存在一個關聯交易。
(5)王曉麟回應:舉報者喬宇東
我覺得這個人還是蠻有意思的,我大概講一下我和他不多的交往過程。我覺得(喬宇東)這個人是一個很工于心計的人,他第一個講國資流失,第二個講關聯交易,那么政府就不得不查,第三個就是攻擊我的人品,說我們家的旅游、房屋裝修、家具、洗頭洗腳的東西拿到公司來報銷,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告訴你,沒有半句話是真實的。
我在國內沒有房,因為我連在上海買房的資格都沒有,我沒有房來裝修。我作為外方的高管,是由公司租帶家具的房子給我們家住的,所以我也不存在購買家具。第二個,說我們家里面吃飯、旅游去報銷,我沒有,他拿不出任何證據。公司去年年初就準備要運作上市,要經過嚴格的審計,所以我們的財務制度非常嚴格。公司在成立初期,就成立了一個審計合規部,負責人是在美國有“防舞弊會計師資格”的人。我自己原來在華爾街一個很大的律所做律師,我的一項業務就是公司治理,所以他講的這些我都沒有。另外我想他可能是自己比較喜歡洗頭、洗腳,像我們在國外待了30多年的人,我們沒有洗腳的習慣,我可以負責任的講,過去五年,我沒有按過一次腳,更談不上到公司報銷,這個扯到題外話了。我所有的商務交往全部是由總裁辦訂機票、酒店、訂餐飲。他這個目的就是把我的人設搞低,認為我是一個很無恥的人,連幾十塊錢的都拿到公司來報。
他第四個講公司治理,說我搞一言堂。我坦誠講,我是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長,當公司討論一個東西之后,最終大家不能做決策的時候,我是要拍板的,但是這不叫一言堂。從公司治理角度來講,世上沒有完美的公司治理制度,但我們的有著一套基本完善的管理體制。
他在公司工作一年多,我大概應該跟他打交道不到10次,因為我自己原來律師出身,律師這塊兒,法務這塊兒我看得比較重,我大概有估計三次左右,對他進行了批評,但我認為是有意義的,可能他不這樣認為。他可能對我有情緒,這只是我的揣測。
另外,他是為何被解雇的?去年因為公司法務這塊兒有兩個高級經理,綜合考慮,人事讓喬宇東向另外一個高級經理進行匯報。調整的過程中間,喬宇東跟我們的人事副總裁發生了沖突,吵起來了,給了他一個處分。當時我也不在場,只知道吵得很厲害影響很不好。其后他開始給公司的供應商、投資人打電話阻礙公司業務發展,并且給很多員工游說對抗公司安排。其實對他也沒降工資,也沒降職級,就是匯報線的問題。后來事情鬧得更大了,管理上的分歧就發展到公司利益上,這時候人事副總裁認為他嚴重的違反了公司的員工守則,就建議讓他離職。
其后他要搞勞動人事仲裁的時候,我是跟我們高級副總裁講,畢竟他是公司的前員工,你們還是要妥善處理,但是勞動人事仲裁他輸掉了,他提出了大概27、28萬的加班費,我們不予認可。法院沒有認定這個數字,給了他1441塊加班費,然后他又上訴了,但依然維持原判。后來我得知他跟我們的高級副總裁當面講到,“公司如果是這樣對他,他就要對公司做點壞事了”,這是他的原話。
我后來說這個人怎么把這個事情鬧得這么大,我們有一個審計合規部,公司內部有紀檢,問了一下這個情況,后來才知道這里面故事還蠻多的,我就講事實情況吧。他擔任法務高級經理的時候,經常邀請我們的一些女員工周末出去吃飯,出去玩兒,有這樣的反映,后來是我的秘書,他邀請我的秘書應該不止一次,后來我的秘書直接就蠻憤怒的,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還是請自重,我的秘書肯定不敢跟我講,就把這個事情報到公司審計合規部,就投訴了他。這是在他離職后我才了解的。他也許是因為我的秘書投訴他而遷怒于我吧。當然,這也只是我的揣測而已。
我能夠想到的,從他的動機來講,除了要錢之外,無非一個是因為我對他的批評,一個是我的秘書投訴他。
他捏造了太多的東西,我也不是記得清他的每個指控,有一個事蠻有趣的。當時我們的一個金融總監推薦了他一個朋友到我們公司來考察,她的資金是外資,希望放到我們的外資公司資富控股,然后以外資的方式投資,她考慮到將來收益也可以是外幣。我們同意了,但這個投資是為江蘇賽麟做的,整個合同都是喬宇東起草的,并且他很明確的知道對方兩個億的投資是要投到江蘇賽麟的,而且,這筆投資最后沒有達成,通知對方解除該投資的合同都是喬宇東自己起草的。但是他后來在對媒體講的時候,說是我涉嫌變賣江蘇賽麟的股份,在海外非法變賣——我覺得這個人作為一個搞法務的人,講話也蠻可笑的。
還有他講到密西西比的廠房。這個廠房就是為MyCar設計的,然后EB5投資人把它拍賣下來了,花了800萬美元,按當時匯率差不多就是5000多萬人民幣。我們是討論過,從EB5的投資人手里面按原價收購,但是他在向媒體講的是說我把一個800萬拍賣的資產想賣出5000多萬美元?我覺得這種撒謊的話已經到了有點…我不好多說什么,他很知道、很清楚,當時就是講我們以對方的拍賣價格跟他們談談,希望八百萬美元把它拿下來,大概價值5千多萬人民幣,比我們自己去到美國去建一個廠要便宜。
但是他把這個貨幣的單位一變換,就變成了我想要江蘇賽麟用五千多萬美元去買一個八百萬美元價值的廠房。其實這個大家心里面也想一想,王曉麟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呢?這是從EB5投資人手里面去買,王曉麟自己拿不到一分錢,而EB5投資人是告了我的,EB5投資人因為當時沒有拿到綠卡,是集體告了我,后來GTA公司破產,他們把這個廠房盤了下來。
(自述結束)
采訪過后,王曉麟告訴我們他還經常英譯中國詩詞,我們在文末附上這首由王曉麟英譯的《憶秦娥·婁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