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今年軍費增長7.1%,專家:與俄烏局勢有關是無稽之談
外媒稱今年中國軍費預算增速三年來最高,專家:依然非??酥?/span>
5日上午,根據中國財政部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的政府預算草案報告,中國今年軍費預算為1.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增幅比去年上調0.3百分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5日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新華社記者 盧燁 攝
外媒報道稱,這是中國自2019年以來軍費預算增幅首次突破7%,是近三年來最快增速。
對此,中國軍事專家傅前哨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的軍費支出完全是按照我們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的需求來制定的,一方面我們要考慮到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因為我們現在的海外利益已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我們需要有強大的國防力量來維護亞太的和平與穩定,這樣才能給我們的經濟發展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我們要考慮國家的安全和發展需要,比如我們在臺海、南海和西南方向都面臨挑戰,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尤其是兩岸的和平統一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保證,否則就會出現動蕩。
傅前哨稱,雖然外媒說我們今年增速是三年內最高的,但是再往前看,這個水平并不算高。這兩年我們的軍費提高總體而言非??酥?。中國今年軍費預算總額是1.45萬億人民幣,而以2021年中國GDP總量突破114萬億人民幣來算,我們的軍費預算占GDP總量的比率仍舊保持在百分之一點幾,不到2%。而西方大部分國家的軍費開支占GDP的比率都超過2%,美國多年來的占比都在3%-4%以上,而這次俄烏危機爆發后,美國更有人說要把占比提高到5%-6%。
傅前哨反問,為什么外媒對美國7500億美元的巨額軍費不吱聲,對德國未來軍費也可能突破2%的占比毫無意見,反而對中國正常的軍費增長說三道四?
針對還有一些外媒說,中國軍費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目標,傅前哨反駁稱,我們的軍費增長是根據我們國防建設的需要來決定占比,這是非常正常的。美國的人口3億多,我們的人口14億多。美國的軍費支出是中國的多少倍?何況我們軍費開支的增長速度低于去年GDP的增長率。
他表示,綜合來看,中國的軍費支出占比保持在1%到2%的區間,表明我們在發展軍事力量方面是克制的。中國更大的關注度和資源傾斜方向還是在搞好經濟建設、照顧到民生問題的關切。說白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的最大目標。而保證經濟平穩發展,離不開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我們的軍費支出是根據國情來確定的。國防的重要性,就在于要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只有建立強大的國防力量,周邊的環境才能安全,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中國今年軍費增長7.1%,專家:與俄烏局勢有關是無稽之談
5日上午,根據中國財政部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的政府預算草案報告,中國今年軍費預算為1.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增幅比去年上調0.3百分點。
有外媒稱,這標志著中國繼續保持強勁軍費支出,中國正在挑戰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一位匿名的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這種說法很扯,現在7.1%的增幅跟之前相比并沒有突出的變化,尤其是考慮到通脹的因素。
還有人甚至將這種變化與俄烏局勢聯系起來。這位軍事專家表示,這種聯系完全是無稽之談。現在世界范圍內的確有對戰爭的擔憂,德國軍費突增,但這是因為德國離烏克蘭比較近,又是歐盟的領頭羊,中國離烏克蘭比較遠,而且俄烏戰爭才進行了十天,中國的軍費預算可能幾個月前差不多就定了,所以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關聯性。
至于有外媒指責中國軍費增長造成亞太地區軍備競賽,這位軍事專家認為這種說法更是強盜邏輯。他說,亞太國家比如日本印度美國軍費都在增長,增幅也都不小,能不能也說這些國家推動了亞太地區的軍備競賽呢?這種說法的內在邏輯就是覺得中國有能力之后就一定會產生危害,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中國完全不要發展。這些人實際上就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覺得你跟他們不一樣,在你能力弱的時候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或者想辦法把你同化掉,當發現你能力太強且同化不掉的時候就想方設法污蔑你、遏制你。
這位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軍事上的克制實際上給亞太地區創造了和平紅利。看一看現在的中東不斷在打仗,歐洲也是一團亂局,亞太這些年有這樣的事情嗎?亞太地區之所以這些年在全球經濟中風景獨好就是因為有和平安定的環境,不夸張的說,中國功勞最大。他說,中國與周邊地區存在一些地緣政治摩擦,但中國始終堅持用克制的態度以及和平手段來政治解決問題,才沒有發生劇烈的沖突事件,這不僅對亞太而且對全球都是很大的貢獻。
2022年中國國防預算增速重回“7%時代”,為何不算高?
據新華社5日英文報道,中國今年的國防支出比2021年增長7.1%。這是時隔兩年后中國國防經費增速重回“7%時代”。專家認為,實際上中國國防經費并不算高,首先,中國軍費占中國GDP比僅為1.4%左右,此外中國面臨的外部威脅越來越大,中國有必要提高軍費,維護國家安全。
新冠疫情暴發之后的2020和2021年,中國國防經費增長均在7%以下。2020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為12680億元人民幣(約1782億美元),比上年度增長6.6%,2021年則為13795.44億元人民幣(約209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6.8%。在此前,2016年至2019年國防預算增長率均在7%(含)以上。
2021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曾對增加國防預算的用途做出解釋:一是按照軍隊建設“十四五”規劃布局,保障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啟動實施;二是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三是加快推進軍事訓練轉型,構建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改進和完善訓練保障條件;四是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服務軍隊基層建設。
軍事專家宋忠平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即便今年國防增速達到7.1%,中國軍費開支也不算高,“在當前情況下,國防部發言人曾提及的四部分都需要增加軍費預算投入,一個都不能少,而且不能夠厚此薄彼,無論是重大項目實施還是官兵待遇都需要有更多投入,因此中國國防預算需要維持相對比較高的增長?!?/span>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卓華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的軍費增長用于軍事現代化和軍隊改革,這是因為中國的軍事人員、裝備、訓練水平長期與自身防御性國防政策需要,與世界多數大國軍事水平,與國際地位和維和等國際責任要求之間存在巨大差距,是一種“補償式”的增長,是為了能夠在維護國家安全上達標。
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中國將全面深化練兵備戰,堅定靈活開展軍事斗爭,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此外,中國國防經費的增長還受到國際環境影響。宋忠平認為,當前中國面臨的外部威脅越來越大,維護國家安全、主權和發展利益是迫切要做的事情。但中國現在的軍費開支太少,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在大幅度調整軍費,所以必須要適度的提高軍費,維護國家安全。
2021年9月中旬,美國主導組建美英澳三方安全核心聯盟AUKUS,為區域安全投下震撼彈。此后,外界表示AUKUS正在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而且不僅在亞太地區。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世界各國軍費開支占GDP比例達到2.4%。宋忠平介紹,“相比較而言,中國的軍費投入是適當,也是適度的。綜合來看,世界范圍內各國軍費開支占GDP比例都在2%上下浮動,中國長期以來都是1.3%-1.4%,距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且現在天下不太平,中國面臨的問題較多,有必要增加軍費預算,來提高現代化軍隊水平的建設,但中國不謀求軍備競賽,也不會參與美國的軍備競賽?!?/p>
相較而言,2021財年美國國防支出為7405億美元,2022財年國防預算達到7530億美元,比2021財年的國防預算增加了1.7%。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五角大樓尋求軍事現代化,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將向國會提出2023財年超過77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超過了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創紀錄預算要求。
公開報道稱,美國2023財年的國防部費用主要用于:工資、坦克和F-35隱形噴氣戰機的預算,以及用于能源部核武器項目和其他機構國防相關活動的資金。此外,美國新國防預算的重點包括造船、發展太空能力、導彈預警并實現核武三位一體等。除了五角大樓計劃繼續投資于武器研發以應對未來與中國和俄羅斯的任何潛在戰爭之外,核武器現代化被視為“必須支付”的項目。五角大樓還計劃通過退役老式武器裝備來削減成本。
卓華表示,美國一方面本來就已在軍事能力、武器裝備、作戰理念等方面與其他所有大國之間存在代際領先,卻仍然在謀求不可超越的絕對優勢,推進集成威懾理念、核武器現代化項目,在太空、導彈防御等方面發展不對稱打擊能力;另一方面,時刻尋找敵人、滋長全球沖突和緊張、渲染中俄威脅,發展“太平洋威懾倡議”等打破地區平衡、破壞地區穩定的軍事項目,“中國的軍費增長是有利于地區和世界和平的責任要求,而美國的軍費增長是國際亂局的金主?!?/span>
資料圖
宋忠平也提及,在國際上美國不斷對中國進行各種各樣圍追堵截,此前美國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特別立項“太平洋威懾計劃”,預算高達71億美元,“從中國角度來講,為了有效化解美國帶來的威脅,也有必要增加軍費投入,這是必然結果?!?/span>
對于美國一貫指責中國軍費“不透明”,卓華稱,美國國防費中的軍費部分才是真正的不透明。美國的軍事研發、武器裝備采購等制度不同于中國,軍民界限非常模糊,以風投公司等資本化運作推進研發創新,包括情報在內的軍事服務外包普遍,軍費使用既不透明也難追蹤,而且美國在全球各地多有隱蔽軍事行動計劃,這些費用只會以保密項目占比數字出現在國防授權法案里,隱形開支之大只有美軍承包商深有體會。而中國對國防費用依法管理,向世界公開預算,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每年向聯合國提交上一財政年度國防費基本數據和主要用途。
宋忠平表示,中國國防力量的發展是按部就班,有計劃的,有目標的,循序漸進來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而不是在武器裝備研發、軍隊現代化建設搞大突擊。中國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因此國防費用需要長期、固定的投入,才能夠確保軍事能力有比較大的提升。中國國防部現代化的發展不像某一些國家急功近利,通過加大投入買武器裝備,“現代化的軍隊永遠都不是拿錢能夠買來的,必須要立足于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先進的軍工能力和強大的基礎工業能力,才能夠建立強大軍隊?!?/span>